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驱动 逆势增长 领跑全省-搜索者-全球财贸网-带你享受财经产经,娱乐八卦,科技科学,百科生活的乐趣. '); })();
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驱动 逆势增长 领跑全省
财经产经
2021-01-25 13:29:00

  

  厦门火炬高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双创竞争力。图为创新创业企业聚集的厦门软件园三期。(本报记者 张奇辉 航拍器摄)

  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疫情和外部压力“大考”,厦门火炬高新区乘风破浪,展现出“高逆商”——不仅实现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2020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的综合排名又前进一位(第16位),在全省开发区考评中综合发展水平稳居第一。

  厦门火炬高新区为何能逆势增长、领跑全省?厦门火炬高新区2020年“成绩单”又蕴藏着哪些新变化、新动能?本期厦门火炬新闻为您详细解读。

  本版文/本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 轩 幼 君

  【回眸2020】

  聚合力

  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双战双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火炬高新区第一时间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织71个小组协调解决企业难题。

  为帮扶园区企业战疫情、渡难关,火炬高新区落实“六稳”“六保”要求,迅速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一方面出台“稳企六条”,累计为园区企业减免租金约7000万元,兑现扶持资金超1.2亿元;另一方面采用“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上线“火炬防疫口罩配售系统”等手段,破解企业用工紧缺、供应链不畅、防疫物资短缺等突出问题。

  在火炬人的共同努力下,火炬高新区园区企业及在建项目两个月内全面复工复产,“快复工”“早复产”成效显著,获《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等多次点赞。

  强增量

  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招商引资是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之一。2020年,火炬高新区从体制机制上积极探索,成立火炬高新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新设招商局,梳理规范“一企一策”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招商工作水平。

  2020年,火炬高新区完成落地项目1259个,总投资1769亿元;落地高能级项目25个;实际利用外资累计30亿元,居全市前列。火炬高新区还发挥基金招商抓手作用,组建总规模30亿元的火炬高新区产业引导基金,半年内引进中兵国调、联和二期和武岳峰等三只子基金,规模达90.2亿元。

  纵观火炬高新区的招商项目,不仅投资规模大,而且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例如,百亿量级的海辰是完整的锂电池产业生态项目,将弥补我市新能源电池材料的薄弱环节;神州鲲泰厦门基地项目是神州数码首个基于鲲鹏处理器的自主品牌服务器和PC生产基地。

  随着项目“引进来、抓落实、服务好”“三部曲”的推进,火炬高新区项目效益释放全面提速。截至2020年底,2019年以来新招商项目累计实现产值(或营收)726.9亿元,缴纳税收11.8亿元。其中,浪潮项目累计贡献产值27.3亿元;天马6代AMOLED、中航锂电两个百亿级项目于2020年开工建设,当年即贡献固投71.5亿元,占火炬高新区全年固投完成量的1/4。

  激活力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面对疫情,火炬高新区六大主导产业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其中,平板显示产业、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分别实现营收1433.9亿元、871.9亿元、1361.7亿元。电力电器、集成电路、LED、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从企业的维度看,火炬高新区继续加大政策和服务供给力度,以“精准滴灌”推动“三高”企业枝繁叶茂。截至2020年底,“三高”企业数达937家,较上年新增105家,占全市36.6%;新储备“准三高”企业超140家。

  在资本市场上,“厦门火炬”板块实力进一步彰显。2020年,火炬高新区累计培育市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128家,占全市43%;培育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36家,占全市49%。全年新增证监局备案辅导企业5家,占全市45%;新增提交IPO申请企业3家。

  引进神州鲲泰、中标麒麟等一批领军项目,会同市工信局成立市信创产业联盟,中标工信部协同攻关和体验中心项目……一系列动作彰显火炬高新区信创产业格局初显。火炬高新区把握“新基建”发展机遇,着力打造中国服务器制造之都,助力厦门市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完整布局信创产业链的城市。

  优生态

  双创竞争力持续增强

  对于火炬高新区的企业来说,园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为它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2020年,火炬高新区围绕政策、技术、人才等多个创新要素发力,进一步提升双创竞争力。

  政策方面,火炬高新区整合推出“创新十九条”等政策,2020年投入科技三项与重大产业项目扶持经费16亿元。技术方面,园区2020年新增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占全省57.1%、全市100%);新增17家省级各类研发平台,比增70%;火炬石墨烯孵化器成为全省仅有的两家国家级专业孵化器之一。人才方面,火炬高新区创新实施大学生储备计划,举办火炬创业成长营等人才服务活动;上线“智慧人才”政策匹配系统,新增省、市各类高层次人才273名。

  深化“放管服”,使政务服务在改革中提效。火炬高新区已实现75个企业服务事项网上简易申报,“免企业申报”政策增扩至14项;兑现扶持资金近5500万元,经验案例获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

  火炬高新区还搭建火炬金融服务平台和火炬智能服务平台两大平台,拓展市场服务。“火炬智服”以“线上超市”形式,提供从整体方案到单一产品的智能制造全方位服务;“火炬金服”通过大数据匹配和金融机构竞价模式,帮助企业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再提升

  产城融合加速推进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2020年,火炬高新区按照“产城融合”理念,制定《火炬高新区“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推动跨岛发展战略纵深推进。

  作为产业跨岛的重要载体,同翔高新城、软件园三期开展标准化园区建设。其中,同翔高新城站在建设五周年的新起点上,明确了“十、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2020年,火炬高新区18个省重点项目(含同翔指挥部)累计完成投资191.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0.3%,在全市成绩晾晒中综合排名第一。园区新增储备产业用地超2000亩,盘活园区未充分利用产业用地超100亩,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用地。

  日臻完善的园区配套使产城融合进一步加速。2020年,火炬高新区获首批“三高”企业骨干人才房1961套,惠及园区企业297家;完成嘉福人才公寓三期改造提升,新增房源1344套;拓展与火炬学校的深度合作,火炬国际学校实现竣工。同时,火炬高新区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引入“环保管家”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2020年亮彩数据】

  招商引资

  完成落地项目1259个,总投资1769亿元;落地高能级项目25个;实际利用外资30亿元,居全市前列。

  “三高”企业

  截至2020年底,“三高”企业数937家,较上年新增105家,占全市36.6%;新储备“准三高”企业超140家。

  重点项目

  火炬高新区18个省重点项目(含同翔指挥部)完成投资191.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40.3%,在全市成绩晾晒中综合排名第一。

  创新平台

  全年新增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占全省57.1%、全市100%;新增17家省级各类研发平台,比增70%。

  【砥砺奋进的五年】

  火炬高新区

  “十三五”亮点纷呈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从2015年的第22名提升到第16名,在省开发区综合评价中连续五年稳居第一,双创示范基地先后两次获国务院办公厅表彰。

  综合实力实现跃升。厦门火炬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是“十二五”期末近1.5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始终保持高于全市1-2个百分点以上;已开发园区面积50.8平方公里,已建成产业用地22.6平方公里,园区企业数突破万家,从业人员总数近27万人,分别为“十二五”期末1.1倍、1.6倍、5倍和1.6倍。厦门软件园成为福建首个营收突破千亿元的软件产业园区。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五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R&D(研发)投入超130亿元,占GDP比重达13.2%,分别是“十二五”期末2.2倍和1.7倍;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的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数达63.7件,为“十二五”期末3.2倍。

  产业能级实现突破。五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新引进百亿级项目5个,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布局初具规模;拥有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5家、全国软件百强企业5家、互联网百强企业7家;国家级高新企业总数超1000家,是“十二五”期末近3倍;培育瞪羚企业超100家,总数在全国高新区中位居第八。

  【展望2021】

  围绕“八个着力”

  育先机开新局

  锚定新目标,再创新辉煌。2021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工业增加值增速力争达到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确保高于15%、力争达到18%。实际利用外资达33亿元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比增12%以上。力争新交付产业载体空间20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企业总数2000家以上,新增产业人才2万名以上。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同翔高新城核心区建设全面铺开,金砖创新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火炬高新区将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奋力拼搏,为我市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厦门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和火炬高新区建区30周年。

  2021年,火炬高新区将重点围绕“八个着力”开展工作。

  着力创新驱动

  释放发展新动能

  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创业孵化水平,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打好主导产业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高企规上化、规上高企化”,壮大高质量高企队伍,力争净增国家级高企120家以上,新增瞪羚企业15家以上。

  着力招大引强

  打造发展新引擎

  大力实施招优引强,大力拓展招商渠道,大力推动落地见效。聚焦“五大主导产业+四大特色产业”,瞄准“一个百亿+一批十亿”开展组团型、链群式招商。推动产业链核心环节和配套项目的整体引进,着力引进一批产业赋能型创新平台项目。

  着力产业转型

  融入经济新格局

  全面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全面促进“三高”企业倍增发展,全面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升级。聚焦新基建、第三代半导体、开源芯片、产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龙头企业+创新平台+孵化载体+产业基金+人才培养”全产业生态。

  着力引才聚才

  激发发展新活力

  分类施策聚才,完善保障留才,构建体系育才。启动同翔高新城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作,加大骨干人才子女教育保障力度。增加人才保障住房供给,在产业集聚区探索建设高品质产业人才社区,向火炬高新区企业骨干员工、紧缺人才优先配售人才商品房,提升人才获得感。

  着力产城融合

  开拓发展新空间

  全力加快高新城建设,全力拓展产业载体,全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制定同翔高新城核心区成片开发方案,推动形成“一核三园”空间布局。推动软件园三期新开工建设研发楼74万平方米,新交付使用58万平方米。推进和启动火炬数码广场、同翔通用厂房二期、火炬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等一批厂房项目。

  着力打造金砖创新基地

  构筑开放发展新高地

  加快推进金砖创新基地核心载体建设,加快培育新工业革命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金砖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建设软件园三期和同翔高新城两个核心园区,拓展海西股权投资中心和新科广场的特色功能,为金砖国家合作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围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领域,大力推动金砖国家各类创新主体集聚。鼓励和引导金砖国家优秀人才来厦创新创业。

  着力优化治理

  提升服务新高度

  高标准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高起点推进智慧平台建设,高质量保障园区安全。建立“智慧火炬”运营、管理制度规范,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市场化运营”模式。完善“综合管理服务和营商一体化”平台建设,切实提升数字政务服务水平。

  着力党建引领

  开创发展新局面

  全面强化政治引领,着力夯实组织基础,锤炼过硬干部队伍。强化共创共建,调动驻区相关单位参与党建工作热情,着力培育党建新亮点、新品牌。

  今年发展预期目标

  工业增加值增速力争超10%,固投增速高于15%

  实际利用外资达33亿元以上

  力争新交付产业载体空间200万平方米以上

  新增产业人才2万名以上

相关文章